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作品资料 > 机械设定 > 其他机械 > 正文

第八话中出现的舰船介绍

2011年10月29日 其他机械 ⁄ 共 5277字 ⁄ 字号 第八话中出现的舰船介绍已关闭评论 ⁄ 阅读 8,251 views 次

第八话运送贰号机的太平洋舰队中各艘舰船都是有原型的,下边给大家一一介绍一下。

 

俄罗斯无畏级导弹驱逐舰

 

“无畏”级(1155型)导弹驱逐舰(又译“勇敢”级),俄罗斯称其为大型反潜舰。该级舰是通用型驱逐舰,重点在反潜战,是“现代”级驱逐舰的补充。该级舰1972年10月通过设计论证,首舰“无畏”号于1980年入役,迄今共建12艘,最后1艘“潘捷列耶夫海军上将”号于1991年7月服役。
“无畏”级导弹驱逐舰全长163.5米,宽19.3米,吃水7.5米,标准排水量6,700吨,满载排水量8,500吨,动力装置为4台燃汽轮机,总功率12万马力,航速30节,续航力18节时4,000海里。全舰编制249人,其中军官29人。
该级的四号舰“扎哈洛夫海军上将”号在1992年3月火灾后被拆解;六号舰“特里布兹海军上将”号1994年进入后备役,1995年机舱发生火灾,但到适当的时候可能会需要该舰;一号舰“无畏”号和二号舰“库拉科夫海军中将”号已经被拆解;而五号舰“斯皮里多诺夫海军上将”号几乎不可能再使用。

俄罗斯“无畏(Udaloy)”级(1155型)导弹驱逐舰

 

俄罗斯“无畏(Udaloy)”级(1155型)导弹驱逐舰

 

 

俄罗斯“基辅(Kiev)”级(1143型)航空母舰

“基辅”级航空母舰是前苏联的第二代航空母舰。“基辅”级共建造了4艘,除“戈尔什科夫”号售给印度以外,其余三艘已经退役。

“基辅”级航空母舰全长273米,宽47.2米,水线宽32.7米,吃水10米,标准排水量36,000吨,满载排水量43,500吨(“戈尔什科夫”号分别为38,000吨和45,500吨),动力装置为4台蒸汽轮机,总功率20万马力,航速32节,续航力18节时13,000海里。全舰编制1,200至1,600人(含航空人员)。
该级航母没有弹射器和阻拦设备,因此只能搭载13架雅克-38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和19架卡-25或卡-27/29反潜直升机。改装后的“戈尔什科夫”号将可以搭载米格-29K固定翼舰载战斗机。

剧照 画面最右方的就是“新罗西斯克”号了
剧照 画面最右方的就是“新罗西斯克”号了

“新罗西斯克”号航空母舰
“新罗西斯克”号航空母舰

 

美国“尼米兹(Nimitz)”级核动力航空母舰

 

美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独家拥有的大型核动力航空母舰,是当代航空母舰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员。“尼米兹”级全部由位于美国东部弗吉尼亚州的纽波特纽斯船厂建造,迄今已有9艘服役,1艘正在建造中。

剧中的航空母舰“Over The Rainbow”其实就是现实中的“杜鲁门”号。而且,它的确是第二次冲击之前美国建成的最后一艘航母。在EVA拍摄时,它还没建成。
“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全长317米,宽40.8米,吃水11.9米,标准排水量79,973吨,满载排水量10,550吨,载航空燃油 9,000吨。其飞行甲板长332.9米(斜角甲板长237.7米),宽77.8米,面积超过了3个足球场。舰内从机库甲板以上分为9层,其中5层在岛式上层建筑内,机库甲板以下除双层甲板外又分为8层。整舰从龙骨到桅顶高为76米,相当于20层的高楼。动力装置为2座通用电气公司的A4W/A1G压水堆和4台蒸汽轮机,总功率26万马力,航速30节,续航力80万至100万海里,自持力90天。配备C-13-2型弹射器。斜角甲板着舰区设有4道拦阻索和 1道拦阻网,阻拦索用来正常拦阻舰载机着舰,阻拦网是用粗尼龙绳编织的类似于排球网那样的强力网,主要是在飞行员受伤、飞机故障、阻拦索出现问题等意外情况时,保证飞机撞网后安全着舰的装置。

剧照 航空母舰“Over The Rainbow”,身后有两艘“金刚”级驱逐舰
剧照 航空母舰“Over The Rainbow”,身后有两艘“金刚”级驱逐舰

 

剧照 阻拦网升起准备“拦截”二号机 

剧照 阻拦网升起准备“拦截”二号机

航行中的“杜鲁门”号核动力航空母舰 

航行中的“杜鲁门”号核动力航空母舰

 

日本“金刚(Kongo)”级宙斯盾导弹驱逐舰

 

“金刚”级是日本海军最先进的导弹驱逐舰,装备有SPY-1D相控阵雷达及相关装备的宙斯盾系统。该系统是美国在80年代开始装备的一种当代最先进的舰载防空作战系统。“金刚”级的主要使命是用于舰队的防空,并将有助于日本本土的区域防空。该级驱逐舰共有4艘:
┌————————————┬——┬—————┬—————┐
│舰名          │舷号│建造日期│服役日期  │
├————————————┼——┼—————┼—————┤
│金刚(こんごう/Kongo)   │ 173│1990.5.8 │1993.3.25 │
├————————————┼——┼—————┼—————┤
│雾岛(きりしま/Kirishima) │ 174│1992.4.7 │1995.3.26 │
├————————————┼——┼—————┼—————┤
│妙高(みょうこう/Myoko)  │ 175│1993.4.8 │1996.3.14 │
├————————————┼——┼—————┼—————┤
│鸟海(ちょうかい/Cyokai) │ 176│1994.1.26 │1998.3.20 │
└————————————┴——┴—————┴—————┘
“金刚”级驱逐舰全长160.9米,宽20.7米,吃水6.2米,标准排水量7,250吨,满载排水量9,485吨,动力装置为4台燃汽轮机,总功率10.2万马力,航速30节,续航力20节时4,500海里。全舰编制303人。金刚级是除美国舰只外唯一配备宙斯盾系统的,这大大增强了日本海军的防空能力,成为日本新八八舰队的核心。
“金刚”级驱逐舰是本集中除“Over The Rainbow”外上镜率最高的一型战舰,准确的出场数量虽无法统计,但起码有3艘以上。

剧中的“金刚”级驱逐舰
剧中的“金刚”级驱逐舰

 

一秒钟后,这艘“金刚”级的舰桥就被二号机踩扁了…… 画面右方的是“白根”级直升机驱逐舰

一秒钟后,这艘“金刚”级的舰桥就被二号机踩扁了…… 画面右方的是“白根”级直升机驱逐舰

 

航行中“金刚”号驱逐舰 
航行中“金刚”号驱逐舰

 

美国“依阿华(Iowa)”级战列舰

 

“依阿华”级战列舰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列舰,也是美国海军最后一级战列舰。1938年美国海军海军提出全新的一批战列舰的建造方案,在1938年 5月确定的标准排水量为45,000吨的新型高速战列舰,得到国会的预算通过,批准建造6艘,首舰命名为“依阿华”号。该级舰于1943-1944年间共建成4艘。由于二战结束,另两艘被终止建造。

所以,剧中的两艘战列舰在现实中其实并没有建成。
“依阿华”级战列舰长270.4米,宽33米,吃水l1.6米,标准排水量4.5万吨,满载排水量5.8万吨,舰体最厚装甲达430毫米。动力装置为蒸汽轮机,总功率21.2万马力,航速33节。全舰编制1921人。
二战期间,“依阿华”级战列舰主要参加太平洋海区的作战活动,为航空母舰护航和支援两栖作战。战后,除“密苏里”号留作训练舰外,其余3艘舰在船厂封存备用。朝鲜战争爆发后,4艘舰再次服役。1956年5月,“威斯康星”号与一艘驱逐舰相撞,舰首受重伤,于是把将要拆除的六号舰“肯塔基”号舰首切割下来装到“威斯康星”号上。战争结束后,4艘舰又一次全部封存。1968年,“新泽西”号赶赴越南参战,因其作战能力有限,消耗费用过大,1969 年又退出现役。
80年代初,美国决定对衣阿华级战列舰进行现代化改装。从1981年10月“新泽西”号进入长滩海军船厂开始,到最后一艘“威斯康星”号 1989年2月改装完毕,共花费了7年半时间,每艘舰改装费用约3亿至4亿美元。1990年,“新泽西”号和“依阿华”号再次封存。1991年1月的海湾战争中,“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分别组成战列舰编队驻泊波斯湾。战后不久,“威斯康星”号就退出现役。1992年3月31日,“密苏里”号也退出了现役。

剧中的“伊利诺伊”号和“肯塔基”号战列舰
剧中的“伊利诺伊”号和“肯塔基”号战列舰

 

剧中的“伊利诺伊”号和“肯塔基”号战列舰
剧中的“伊利诺伊”号和“肯塔基”号战列舰

 

现在的“密苏里”号,已经成为珍珠港战争博物馆的一部分 现在的“密苏里”号,已经成为珍珠港战争博物馆的一部分

 

 

俄罗斯库兹涅佐夫(Kuznetsov)级航空母舰

“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是前苏联的第三代航空母舰,其主要使命是确保苏联弹道导弹和潜艇的安全和战斗效能的发挥,消灭敌方海上和基地的海军兵力。该级舰的特点是,舰上装有滑橇式飞行甲板,舰上所装备的武器系统齐全,威力强大。首舰“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Admiral Kuznetsov)”号1983年开工,1985年下水,1991年1月21日正式服役。该舰曾几易舰名(“苏联”、“克里姆林宫”、“勃列日涅夫”、 “第比利斯”),苏联解体后改为现名。该级舰原计划建造2艘,因苏联解体,俄罗斯无力建造更多的大型航母,后续舰“瓦良格(Varyag)”号被中止建造,1998年被澳门一家公司以两千万美元买下。“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为俄海军唯一一艘在役航空母舰,配属北方舰队。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全长304.5米,宽38.5米,飞行甲板最宽处73米,吃水10.5米,标准排水量53,000吨,满载排水量 67,500吨,动力装置为4台蒸汽轮机,总功率20万马力,航速32节,续航力18节时7,000海里。全舰编制2626人。可搭载SU-33战斗机、 SU-25攻击机、卡-29战斗直升机和卡-27反潜直升机等各种舰载机60架。

剧中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
剧中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

 

日本“旗风(Hatakaze)”级导弹驱逐舰

 

“旗风”级导弹驱逐舰共有2艘(“旗风”、“岛风”),分别于1986年和1988年服役。“旗风”级舰长150米,舰宽16.8米,吃水4.6米,标准排水量4,600吨,满载排水量5,500吨,最大航速30节。“旗风”级属于日本第三代导弹驱逐舰。
武器装备:一座单臂MK13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备“标准”SM一1MR导弹40枚;一座八联装“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装置;二座四 联装“鱼叉”反舰导弹;二座单管127毫米MK42型主炮;二座6管20毫米“密集阵”近防炮;二座三联反潜鱼雷发射管;配直升机起降平台 (无机库)。

剧中的“旗风”级驱逐舰
剧中的“旗风”级驱逐舰
“旗风”号驱逐舰
“旗风”号驱逐舰

 

 

日本“初雪(Hatuyuki)”级导弹驱逐舰

 

“初雪”级导弹驱逐舰共有12艘,成军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现逐步被“村雨”级和“朝雾”级替代。 “初雪”级舰长130米,舰宽13.6米,吃水4.1米,标准排水量2,950吨,满载排水量3,800吨,最大航速30节。
武器装备:一座八联装“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装置;一座八联装MK29型“海麻雀”导弹发射装置;二座四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发射管;一座单管76毫米“奥托”主炮;二座6管20毫米“密集阵”近防炮;二座三联68 型反潜鱼雷发射管;SH-60J型反潜直升机1架。

剧中的“初雪”级驱逐舰,画得不像
剧中的“初雪”级驱逐舰,画得不像

“初雪”级“濑户雪”号驱逐舰

“初雪”级“濑户雪”号驱逐舰

 

 

日本“太刀风(Tachikaze)”级导弹驱逐舰

 

“太刀风”级导弹驱逐舰共有3艘(“太刀风”、“朝风”、“泽风”),分别于1976、1979、1983年服役。“太刀风”级舰长143米,舰宽14.3米,吃水4.6米,标准排水量3850吨,最大航速32节。“太刀风”级属于日本第二代导弹驱逐舰。
武器装备:一座单臂MK13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一座八联装“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装置;二座单管127毫米MK42型主炮;二座6管20毫米“密集阵”近防炮;二座三联反潜鱼雷发射管;配直升机起降平台(无机库)。

剧中的“太刀风”级驱逐舰
剧中的“太刀风”级驱逐舰

 

“太刀风”级“泽风”号驱逐舰
“太刀风”级“泽风”号驱逐舰

 

 

日本“白根(Shirane)”级直升机驱逐舰

 

“白根”级是一级以反潜为主的直升机驱逐舰,是“榛名”级的改进型。该级驱逐舰共有2艘(“白根”、“鞍马”),分别于1980年和1981 年下水。“白根”级舰长159米,舰宽17.5米,吃水5.3米,排水量5,200吨,最大航速32节。“白根”级在日本“八八”舰队中主要担负编队的反潜任务,并作为舰队的旗舰。
武器装备:SH-60J型反潜直升机3架;一座八联装MK112型“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装置;一座八联装MK29型“海麻雀”防空导弹发射装置;二座单管127毫米MK42型主炮;二座6管20毫米“密集阵”近防炮;二座三联反潜鱼雷发射管。EVA研究站http://www.cnnerv.com

剧照 惊鸿一瞥的“白根”级驱逐舰,认得出来吗?
剧照 惊鸿一瞥的“白根”级驱逐舰,认得出来吗?

 

“白根”级“鞍马”号驱逐舰
“白根”级“鞍马”号驱逐舰

 

 

美国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导弹巡洋舰

“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是世界上最早配备宙斯盾系统的舰只。该系统可以对从潜艇、飞机和水面战舰上各个方向袭来的大批导弹进行及时探测并有效地应对,是当代水面舰艇防空能力飞跃般提高的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主要任务是为航舰战斗群提供足够的防空及反舰导弹能力,此外亦具有全面的反潜能力。“提康德罗加”级是以“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的设计为基础,使用同样的船体,并使用加长型的燃气轮机,也因此减少了许多的设计经费。为了装设宙斯盾系统的SPY-1A相控阵雷达,上部构造较“斯普鲁恩斯”级扩大了许多。
“提康德罗加”级舰长172.8米,宽16.8米,吃水9.5米,轻载排水量7,015吨,满载排水量9,500吨,动力装置为4座LM-2500燃气轮机,总功率86000马力,续航力20节时6,000海里。全舰舰员358人,其中军官24名。

剧照 即将遭到二号机“毒手”的一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剧照 即将遭到二号机“毒手”的一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提康德罗加”号巡洋舰 
“提康德罗加”号巡洋舰
原为EVACN某贴,因年代久远,原作者已不可考

抱歉!评论已关闭.

EVA研究站论坛

×